2022年,上海农之梦青年公益服务社(以下简称“农之梦服务社”)在浦东新区团委和区民政局的指导下,一手抓业务开展,一手抓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年各类公益活动受益人群超过5000人,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为近20人解决衣食无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
一、2022年主要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提升党员和员工的理论水平,增强工作本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实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做的工作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组织党员收看二十大开幕式、学习二十大报告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在线上交流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党员们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体现在思想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要在工作中永争第一,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单位、在社区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二是落实项目实施,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拓展人生通道。具体包括:
开展人工智能项目培训,为包括外来务工子女在内的青少年提供了解科学、运用科学的通道。为做好科普进校园工作,受徐汇区枫林路街道办事处委托,农之梦服务社联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易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向上海市零陵中学、上海市徐汇区东安三村小学配送人工智能课程。课程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背景,向同学们介绍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讲解以ppt、视频或动画为辅助,把复杂的概念简单化、具象化、生动化,让同学们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课程也介绍简单的python编程语言,并让同学们用简单的编程语句实现具体的功能,使得同学们在了解人工智能的同时,熟悉编程思维和代码,消除对代码的陌生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习惯,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开拓视野,打好基础。
开展企业员工技能与文化培训项目,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水平和能力。2021年底,由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资助,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和农之梦服务社共同承办的2021汇丰“共享阳光”外来务工者(企业员工)技能文化普及教育公益行动项目在上海理光数码设备有限公司启动,至2022年3月18日,12位讲师志愿者为10个班共计453名外来员工开设了60场讲座,同时对全体参加培训的员工开展了问卷调查,项目到2022年3月底顺利结束。
开展外来务工子女财商知识教育,助力外来务工子女成长。农之梦服务社联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团委,与嘉定区天宇小学、桃苑小学,奉贤区邬桥学校、庄行学校、西渡学校、胡桥学校,西渡小学和四团小学合作,在8所学校各开展了6课时的财商教育课程,受益学生为8所学校3年级以上的全部学生,共计157个班,4941人。财商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了解了钱的来源、钱的消费,懂得了钱的预算、钱的储蓄,知晓了钱的投资、钱的借用、钱的捐赠,更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挣钱的不易,对于助力孩子成长发挥了作用。
开展少儿财商嘉年华爱心义卖活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急难险愁问题。12月7日下午,主题为“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金融‘童’行”汇丰“蒲公英快乐成长”少儿金融教育公益行动之少儿财商嘉年华爱心义卖活动在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举行,邬桥学校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爱心义卖活动。活动形式是全校每个班级以8—10人组成若干个销售小组,由组长策划物品的募集(主要是闲置不用的物品、自己制作的物品);每个小组设置一个销售摊位,小组成员自行设计出摊物品的摆放,物价标签的摆放;每个小组指定1人担任销售记账员,注明物品的来源、销售的价格,统计销售的结果。义卖活动进行中每组一部分同学在自己的摊位上推销,另一部分同学可以到其他摊位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让孩子学会推销、出价、砍价的技能)。同时,各班班主任担任义卖活动指导员,学校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成员组成评委,进行“最佳摊位设计奖”、“最具活力小组奖”、“最佳销售奖”等奖项的评比,对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品。义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个班级共计销售收入18570.81元。这些义卖所得将捐赠给学校帮困基金,用于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难愁问题。
三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解决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吃住问题,体现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农之梦服务社浦兴服务站、航头服务站共收留12位无家可归的农民工,让他们在服务站吃住,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农之梦服务社金桥服务站在封控期间为5人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农之梦服务社志愿者讲师团的成员为农民工视频连线讲授法律与心理知识,帮助封控在宿舍的农民工解决心理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是深入贯彻国家大国工匠战略,将农民工培养成上海所需要的工匠。为更好地服务“国之大者”,农之梦服务社与张江集团合作,计划在张江设立“上海工匠学院张江分院”,以深入贯彻国家大国工匠战略,促进科创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让科创注入工匠精神,让工匠拥有科创思维,提升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和各类后勤保障人员的职业素养,打造不同类型人才培育品牌。上海工匠学院张江分院张江分院的业务逻辑遵循由改革先锋、著名劳模包起帆教授任院长的上海工匠学院,拟构建“科创工匠”的师资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为来张江创业就业的各层次人员打造能力与学历、技能与管理、情商与智商提升的“立交桥”,培养同时具备科创素养与人文素养、科创思维与匠心文化的优质人才,建立人才培训协同机制,以技能竞赛汇聚壮大人才队伍,促进企业建立人才发现、培养与晋升机制,为大国工匠注入张江元素,为中国智造贡献浦东智慧。
二、2023年主要工作
农之梦服务社服务来沪务工人员的项目要持续发力,服务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项目要有新的拓展,服务来沪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调研要有新的探索。
上海农之梦青年公益服务社
二O二三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