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课堂 -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专题九





专题九

应对孩子成长中的特殊烦恼

一、青春期问题

(一)青春期问题分类及表现

1.发育有关问题:痤疮、月经不调、经前期综合征、乳房发育问题、遗精、手淫

2.心理行为问题:男女生交往问题、自卑自责、忧虑抑郁、烦躁消极、敏感多疑、厌学逃学、过度重视衣着体貌、自虐轻生等。

 (二)青春期问题出现原因

 1.激素变化;

 2.第二性征变化;

 3.自我意识的苏醒。

(三)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预防

 1.生理教育及性教育;

 2.家校合作;

 3.鼓励亲子沟通;

 4.专业心理疏导。

二、逆反

(一)小学生逆反行为表现

  1.拒绝认同的反向思维;

  2.对榜样和先进人物的否定;

  3.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4.对学校思想教育的蔑视;

  5.对网络虚幻世界的盲目追求;

  6.对知识的回避。

(二)小学生逆反行为原因

1.自身原因:自身气质、性格、体貌特征等。

2.家长原因:期望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3.学校方面:教师教法单一、学习内容困难。

(三)如何缓解小学生逆反行为

 1.利用期待效应;

 2.发挥班级集体效应;

 3.加大教师心理知识的普及;

 4.利用好需要层次理论,给予孩子相应的需要。

三、肥胖、异性交往等

 (一)肥胖的不良影响

1.肥胖导致的影响体型,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动作不灵活,容易发生意外。

 2.肥胖导致的影响孩子心肺功能,脂肪过多,可使氧气消耗量增加,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影响学习效果。

 3.肥胖儿还容易发生性早熟。

 4.肥胖导致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胆结石、脂肪肝等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

 5.肥胖造成心理障碍,比如自卑。

(二)缓解肥胖的建议

1.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早期预防,如避免喂养过度、建立正常饮食制度、增加体力活动。

(三)异性交往的特点

 1.建立在外部条件基础上,如同一小区、同桌、父母互相熟悉等。

2.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如兴趣、习惯、性格、经历相似。

3.制造事端进行交往。

(四)异性交往的类型

1.一般交往型(泛泛之交);

 2.经常接触型(共同活动);

 3.重视功利型(互惠互利);

 4.真挚玩乐型(兴趣一致);

 5.学习交心型(共勉共进);

 6.真正知己型(患难与共)。

(五)异性交往的原则

  适时、适度、自然。

四、网络(手机)成瘾问题

 (一)网络(手机)成瘾的界定

陶然等学者在对国内外网络成瘾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映,同时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二)网络(手机)成瘾的危害

1.造成情绪等心理障碍;

2.造成躯体障碍;

3.助长叛逆,弱化道德感;

4.网络不良信息难以分辨和抵制,甚至导致犯罪。

(三)网络(手机)成瘾的缓解

 1.指定使用日程;

 2.增强学习自信心;

 3.加强沟通;

 4.增加手机外的娱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