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通知
总工办发〔2006〕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深入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切实维护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特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重要意义。“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重要指示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重要意义,努力为农民工输送丰富的精神食粮,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改善和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工的素质,积极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切实抓出成效。
二、明确“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目标任务。全国总工会已拨出1000多万元资金,将在全国建立200多个流动电影放映队和31所农民工业余学校。各级工会要力争在2006年到2010年的5年时间,对1000万农民工开展文化技术技能培训。全总授牌的每所农民工业余学校每年应至少完成5000至1万名农民工的培训任务。工会流动电影放映队要深入基层、工地和社区,北方城市每个流动电影放映队每年为农民工放映电影场次应不少于80场,南方城市不少于100场,观众人数在3万人以上。
三、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要把农民工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到当地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整体规划中,多渠道筹措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充分发挥工会和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城市工会职工学校都要挂牌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中心城市重点行业(如建筑、电力、纺织、铁路等)的工会组织,要积极开设农民工周末课堂和流动课堂。要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协助开发农民工培训教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改善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办学条件。要主动协调学校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经鉴定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建立流动电影放映机制。以中国职工文体协会为依托,成立工会数字电影院线。各省(区、市)工会要切实承担起本地区工会流动电影放映队的组织、指导及管理的职责,尽快确定农民工电影放映点,建立流动电影放映队伍,制定电影放映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要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疏通渠道,主动争取政策上的支持。要动员更多的工人文化宫、工会影院、电影公司和企业工会,参与到为农民工送电影活动中来,为农民工放映更多的优秀影片,更好地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服务。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文化活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研究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在办好农民工业余学校和免费为农民工放电影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文化体育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民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工送文艺节目、送书籍,设置图书室,开辟文化广场,确保“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经常化、制度化。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党委领导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各地工会要与教育、劳动、文化、广电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承担起“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日常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领导,将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纳入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整体工作中,加大资金投入,补贴农民工业余学校和工会流动电影放映单位。要注意总结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做法和经验,宣传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好典型、好经验,进一步营造尊重、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的情况请报全国总工会宣教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06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