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日下午,航头镇团委和农之梦服务社在航头镇举行“与来沪务工青年交朋友”结对签约仪式,50位本地居民与50位来沪务工青年结对签约交朋友。会议由航头镇团委书记殷明慧主持,浦东新区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开海峰和农之梦服务社理事长李经中出席并讲话,公益产品部总监、航头服务站站长刘剑萍,航头服务站评议委员会召集人褚元香,评议委员秦红、张小海出席签约仪式,宣桥服务站站长计华,副站长张雪芳应邀出席。
包括来沪务工青年在内的来沪青少年已经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是农之梦服务社着力打造的一项促进来沪青少年更好地融入上海的公益产品,具体内容包括签订“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结对意愿书,建立“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的组织运作载体——服务站,规范“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的四项活动——一起迎新年,一起吃年夜饭,一起过端午节,一起过中秋节,并建立“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的督促、检查机制,这套由协议、服务站、四项活动和运行机制构成的公益产品已经在促进来沪青少年融入上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结对意愿书旨在为来沪务工青年尽快适应上海生产、生活及学习情况,提升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同时,也为来沪务工青年展示形象、互助助人搭建平台。在结对签约的三方中,甲方是本地居民,或者是来沪时间较长,对上海有一定了解的来沪人员,乙方是来沪务工青年,丙方是农之梦服务社,通过签订三方协议,通过甲乙双方彼此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农之梦服务社统合资源促进双方反映问题的解决,为来沪青少年融入上海搭建平台。
服务站是农之梦服务社的内部管理机构,负责所在区域来沪务工青年的服务、组织、宣传、引导及开展“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的结对互助工作。建立服务站,其目的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实现服务本地化(用本地的居民为本地的来沪务工青年服务)、双向化(本地居民与来沪务工青年之间彼此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制度化(以五项制度予以保障)和产品化 (以可持续、可跟踪、可复制的服务产品保证服务效果)。服务站由站长、副站长和评议委员会组成,站长、副站长和评议委员会成员经选举产生,任期两年,不得相互兼职。凡填过《上海农之梦青年公益服务社成员登记表》的所在地成员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评议委员会设三名委员,由服务站全体成员选举产生,得票过半者当选。评议委员会负责对站长、副站长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并由委员推选产生一名召集人。当评议委员会认为站长、副站长的工作严重背离服务社宗旨时,有权向服务社提出重新组织选举的请求。
“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包括由服务站组织的四项活动和结对双方的约定活动。服务站组织的四项活动包括:与来沪青少年一起迎新年,与来沪青少年一起吃年夜饭,与来沪青少年一起过端午节和与来沪青少年一起过中秋节,四项活动的费用由服务社予以补贴。按照农之梦服务社的规定,每一对结对签约的信息都会储存在农之梦服务社的数据库,服务社的工作人员会定期与结对双方联系,了解双方沟通情况,并及时整理、记录。对于其中表现出色的,服务社在年终将予以表彰奖励。
全体与会者观看了农之梦航头服务站一年工作情况的PPT,航头服务站站长刘剑萍介绍了“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前期准备工作情况,本地居民代表和来沪务工青年代表先后发言,随后,50对“与来沪青少年交朋友”双方开始结对签约。
项目管理部总监助理袁晓艳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