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中理事长出版《父母的两个世界——一位60后的深情追忆》书籍
李经中理事长出版《父母的两个世界——一位60后的深情追忆》书籍
2024/7/28 11:40:18浏览次数:935


7月26日,李经中理事长的著作《父母的两个世界——一位60后的深情追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经著名出版家贺圣遂先生和中国好编辑李又顺先生力荐,经复旦大学出版社刘西越责任编辑精益求精的打磨,终于得以面世。

作者父母曾是千百年来农村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传承者,也曾是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一份子。作者以“我”的视角,从父母和我、我们的原生家庭、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父母在江汉平原的生活等角度,重现了熟人社会大家族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温情。作为移民社会融合领域的专家,作者以父母从农村进入到城市后的切身感受,讲述了农村与城市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制度、文化与观念差异,面对这些差异,作者父母通过认同、放弃、保留以及积极主动的融入,实现了个体从农村世界到城市世界的转变。

十四篇质朴而又情感真挚的散文,既展示了江汉平原特有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与地域文化,也展示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运行规则、文化内涵与城市风貌。从江汉平原千百年来流传的祭祖、送灯、赶毛狗、迎瓢神等习俗,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到新世纪新农村的巨变,再到上海的家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与交通文化,作者都通过一个一个故事,提醒我们铭记,那一代在一切为了子女的全身心奉献中让自己卑微如尘埃的父母,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平凡而温情地活着。

本书既是作者缅怀父母的亲情之作,也是一部记录农村出生的60后生活轨迹的代表之作,更是一部反映新市民社会融合的探寻之作。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大潮,书中从个体的角度展示的应对方案,也许不是那么完美,但对于同样从农村到城市,尤其是从外地到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人们来说,如何与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接轨,如何了解上海、认同规则、表达诉求、参与治理,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