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农之梦青年公益服务社(以下简称“农之梦服务社”)要在浦东新区团委和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提升党员和员工的理论水平,增强工作本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实员工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继续开展人工智能项目培训,为包括外来务工子女在内的青少年提供了解科学、运用科学的通道。农之梦服务社联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易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向上海市零陵中学、上海市徐汇区东安三村小学配送人工智能课程。课程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背景,向同学们介绍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讲解以ppt、视频或动画为辅助,把复杂的概念简单化、具象化、生动化,让同学们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课程也介绍简单的python编程语言,并让同学们用简单的编程语句实现具体的功能,使得同学们在了解人工智能的同时,熟悉编程思维和代码,消除对代码的陌生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习惯,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开拓视野,打好基础。
三是开展企业员工技能与文化培训项目,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完成2021汇丰“共享阳光”外来务工者(企业员工)技能文化普及教育公益行动项目,至2022年3月,为超过400名外来员工开设60场讲座,同时对全体参加培训的员工开展了问卷调查。
四是开展外来务工子女财商知识教育,助力外来务工子女成长。农之梦服务社联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团委,在8所学校各开展6课时的财商教育课程,受益学生为8所学校3年级以上的全部学生。财商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了解钱的来源、钱的消费,懂得钱的预算、钱的储蓄,知晓钱的投资、钱的借用、钱的捐赠,更让孩子们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对于助力孩子成长发挥作用。
五是开展少儿财商嘉年华爱心义卖活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急难险愁问题。计划少儿财商嘉年华爱心义卖活动在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举行,活动形式是全校每个班级以8—10人组成若干个销售小组,由组长策划物品的募集(主要是闲置不用的物品、自己制作的物品);每个小组设置一个销售摊位,小组成员自行设计出摊物品的摆放,物价标签的摆放;每个小组指定1人担任销售记账员,注明物品的来源、销售的价格,统计销售的结果。义卖活动进行中每组一部分同学在自己的摊位上推销,另一部分同学可以到其他摊位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让孩子学会推销、出价、砍价的技能)。同时,各班班主任担任义卖活动指导员,学校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成员组成评委,进行“最佳摊位设计奖”、“最具活力小组奖”、“最佳销售奖”等奖项的评比,对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品。这些义卖所得将捐赠给学校帮困基金,用于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难愁问题。
六是深入贯彻国家大国工匠战略,将农民工培养成上海所需要的工匠。为更好地服务“国之大者”,农之梦服务社与张江集团合作,计划在张江设立“上海工匠学院张江分院”,以深入贯彻国家大国工匠战略,促进科创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让科创注入工匠精神,让工匠拥有科创思维,提升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和各类后勤保障人员的职业素养,打造不同类型人才培育品牌。上海工匠学院张江分院张江分院的业务逻辑遵循由改革先锋、著名劳模包起帆教授任院长的上海工匠学院,拟构建“科创工匠”的师资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为来张江创业就业的各层次人员打造能力与学历、技能与管理、情商与智商提升的“立交桥”,培养同时具备科创素养与人文素养、科创思维与匠心文化的优质人才,建立人才培训协同机制,以技能竞赛汇聚壮大人才队伍,促进企业建立人才发现、培养与晋升机制,为大国工匠注入张江元素,为中国智造贡献浦东智慧。
上海农之梦青年公益服务社
二O二二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