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相关领导视察我社
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相关领导视察我社
2022/2/21 10:37:44浏览次数:1347


2月18日,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电子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汤洪法,副主任施兴德、周焕德、吴冠辉、郭路路、李超,以及原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陈潜等视察我社,就移民城市与上海软实力问题进行调研考察,著名社会学家、上海纽约大学吴晓刚教授应邀出席,李经中理事长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了农之梦服务社的工作情况,并就移民城市与上海软实力的调研报告做了详细说明。

去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发布《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指出当今世界,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随着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市经济总量迈入了全球城市前列,但在软实力方面,按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定位要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了更好地建言献策,农之梦服务社也围绕移民城市与上海软实力问题开展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分四个部分:一是上海的历史就是移民城市的历史;二是“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就是移民城市的精神内核;三是探索解决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能够增强上海的世界影响力;四是促进移民社会融合的主要措施建议。

调研报告对上海人口结构与移民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国内城市中外来常住人口总量最大的城市,一千多万来沪常住人口已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 42.1%,上海已经成为典型的移民城市。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到2035年,5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到2025年,5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随着五大新城建设加快,来沪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应该还会增加。

调研报告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在国外的现状,在上海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与考察。报告认为,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世界难题,为探索解决这一难题,上海从2013年开始,开展了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项目,专设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资金,成立了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需求调研的课题研究,在需求导向的基础上,开发了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的26本系列教材(首批10本教材为城市文明、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安全知识、食品卫生、信息技术、人际交往、环保意识、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和2000个视频资源,组建了近300人的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志愿者讲师团,通过与农民工子弟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建筑工地和基层党组织合作,累计培训进城务工人员近百万人次,19家培训单位被授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示范点”,贴近需求,贴近基层,贴近服务对象的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应该说,探索解决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上海已通过政府与社会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制度性的限制,主要是户籍制度的限制,上海的探索还只是起步,有待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予以完善。   

调研报告认为,让来沪常住人口融入上海,让他们了解上海,认同规则,表达诉求,参与治理,让他们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接轨,探索解决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这一世界难题,可以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为此,调研报告提出,上海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可以在当前探索解决移民社会融合的道路上,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加大研究力度,并加大服务力度,力争在解决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上提供上海方案。 

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来沪人员了解上海,认同规则,提升技能与文化素养。要在已经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力争让所有来沪人员都能够根据其需求得到相应培训,这种培训有共性的,即进城教育;也有个性的,即根据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包括技能提升,也包括文化素养提升。 

二是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购买相关公益组织服务力度,媒体也要加大对相关公益组织的宣传,为更好的服务来沪人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目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在为来沪人员子女开展财商教育,为来沪务工家长开设家长课堂,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太阳花等公益组织也在为来沪人员子女开展全方位的服务,还有更多的公益组织在为来沪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或者兴趣提升。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对这些公益组织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来沪人员的舆论氛围。 

三是要加大研究力度,成立新市民社会融合研究院,提出新市民社会融合指数,为移民的社会融合提出上海标准。要成立新市民社会融合研究院,借鉴欧盟移民整合指数,从政府政策层面、企业执行层面、社会组织服务层面以及个人心理层面提出新市民社会融合指数,并用新市民社会融合指数来评判各区的相关工作。

四是要加大服务力度,目前重点是加强来沪人员子女服务力度,为五大新城建设储备人力资源。具体包括改进来沪人员子女小学服务,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来沪人员子女初中服务,在郊区扩建更多的初中,做好教育引导,让他们初中毕业后继续留在上海就学就业。改进中专职校服务,增加招生名额,做好与国家高职扩招的对接工作;要优化中专职校的专业设置,围绕上海城市需要设置相关专业;要打通中高职联通渠道,让有意愿的来沪人员子女能够进一步深造,为来沪人员子女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吴晓刚教授也分享了他关于移民与社会分层的研究成果,指出上海应借鉴各国促进移民社会融合的措施,更好地服务新市民,让上海成为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宜居之城。

各位领导和专家就移民城市与上海软实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就推进移民城市建设,促进移民的社会融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是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主管的社会团体,是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团体会员,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历任会长都是国内知名的高级专家,会员也都是社会贤达。协会下设14个专委会,各专委会负责人都是相关领域的领导或者专家。

汤洪法主任指出,农之梦服务社的工作对于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农之梦服务社再接再厉,为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发挥更大的作用。专委会也将在今天调研的基础上,就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起草相应研究报告,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农之梦服务社办公室主任柯立芳、网络管理部总监郑佳一起参加活动。